塞北粮仓小麦基地于3月6日开启今年春播
2023年2月27日,内蒙古河套灌区举行了“春播第一耧”仪式,拉开了2023年自治区春耕的序幕。
2023年全区“春播第一耧”暨推进粮食生产工作现场会
内蒙古塞北粮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小麦基地,位于河套地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,基地于3月6日播下今年的第一粒种子,依然选用国标I级永良四号硬质红小麦,并遵循公司的标准化种植规程。
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之一,是国家优质中强筋小麦主产区。这里的小麦种植历史悠久、种植技术娴熟,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,被誉为“北国粮仓”(塞北粮仓的名称也来源于此)。近些年,在自治区和当地农业部门以及部分企业的带动下,当地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,大力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,推动小麦生产从传统种植向智慧种植、从传统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型升级。在种植过程中,优化灌溉、绿色防治等技术手段,建设高标准农田,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党支部书记郭成刚介绍:“农民通过现场体验新型农机具、了解最新的农情和新型种植技术,提高了种植效率,也增加了收益。”
据了解,2023年巴彦淖尔市农作物总播面积达1200万亩,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到670万亩以上,小麦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00万亩。巴彦淖尔市农牧局种植业科科长李东伟介绍:“作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,我们今年在稳定粮食生产方面层层压实责任,将任务逐户逐块落实到田,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全部种植粮食;将国家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乡镇、到农户、到地块,保证我们农民的种粮积极性;提升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水平,提高粮食生产能力,落实‘藏粮于地’;深化粮食安全宣传,增强广大农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与责任,坚决防止耕地‘非粮化’。通过这些措施,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60亿斤以上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。”
随着小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,当地政府和企业也开始注重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。企业为农民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垫付资金等支持,帮助农民规范化种植和提高产量。同时,政府也加大了对小麦农业的投入和支持,加强农业保险、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,让农民更好地从小麦产业中受益。今年塞北粮仓和农户签订了3.5元/公斤的收购价格,同时在种植过程中全程提供技术指导,保证粮食从种植端就达到绿色高标准,一边保障消费者能吃上正宗河套面粉,一边保障农户收益,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。
塞北粮仓致力于让人人吃上放心粮、品质粮,公司所推出的“慢面粉大绿袋”系列,颗颗来自原产地,为人们带去了纯粹绿色的好面粉。在传统业务基础上,还发起了“我在河套有亩田”的麦田定制项目,让好面粉以创新形式走进千万家,丰富人们的餐桌。未来,公司也将继续在促进农业品牌化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努力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保护消费者食品安全做贡献。